军队是保卫国家安全的核心力量,任何战斗最不可缺少的,就是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精锐部队。大家都知道,部队中的士兵有着不同的兵种和职务,每个兵种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。现今世界,如果要找一支战力最强的军队,可能会有很多答案。但要是寻找世界上最优秀的兵种,一定逃不开大家公认的美国医疗兵、苏联政委和中国军队中的炊事兵。以上三个兵种,为什么是大家眼中最不能惹的存在?这三个兵种是怎样在万千军人中,脱颖而出的呢?他们身上又有怎样的故事?美国医疗兵首先提到的就是美国医疗兵。很多人一定对《血战钢锯岭》这部电影有所了解,其中的主角,就是现实中在二战时期,不拿一枪一弹,拯救了七十五名战友的德斯蒙德·多斯。二战后期,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,由此爆发了激烈的太平洋战争。为了彻底消灭日本的空军和海军,结束这漫长难熬的战争,美国派遣军队横跨太平洋,发动了冲绳岛战役和硫磺岛战役。如果美军成功登陆冲绳岛,将直接抵达日本本土,日本必将一败涂地。但当时的日本士兵,因为常年受到武士道精神侵染,不顾生死地对美军展开自杀式的疯狂攻击。因而,作为太平洋战场上最大的两次登陆作战,也因为战争双方伤亡惨烈,被称为太平洋绞肉机。当时的多斯还是个医院的小医助,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,多斯是个虔诚的基督教徒,他本来一辈子都不用上战场,但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,看到那么多因战而伤的士兵,多斯决定参军到前线去,在战场上拯救更多的人。但他的愿望是靠自己的能力救人,在进入军营后,多斯拒绝触碰任何武器,他的举动引起战友们的不满,大家嘲笑他是个懦夫,从一开始的口头羞辱,逐渐演变为肢体冲突,最后甚至将他告上了军事法庭。但多斯一直秉承着绝不使用暴力的承诺,从未还手。这样的场景一直延续到1940年,那年,关于《拒服兵役者》的新政策出台后,规定美军中如果因为宗教问题,无法服兵役的人,可以担任阵地医疗兵。终于实现自己的愿望的多斯,很快在1944年,跟随大部队参加太平洋战争。冲绳岛战役爆发后,美军担任前锋的第66步兵师,遭到日本埋伏,受到了毁灭性的打击,多斯所在的77师,接替66师参战,去到了伤亡无数的钢锯岭。当时的日军为了阻击美国军队,在山体内挖了无数条地道,他们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,对美军进行偷袭。防不胜防的美军伤亡率不断攀升。根据幸存者的描述,日军最先狙杀的目标就是美国的医疗兵,因为医疗兵一旦被击杀,在战场上的美军伤员将得不到救治,美军的士气将会遭受沉重的打击。要想将医疗兵带上战场,他们胳膊上的红十字徽章就会被取下来。当美军利用网梯爬上钢锯岭后,双方很快展开了大规模的交战,77师在日军的火力覆盖下,很快就出现了巨大的伤亡。整个战场上全部都是残肢断臂,美军的指挥官不得不下令让所有人撤出战场。但多斯这次意外地抗命了。他毅然返回战场,只身一人,利用残存的硝烟和掩体,在焦土中发现了一个又一个重伤的战友,多斯在及时地为队友处理伤口后,又将他们拖到悬崖边,用绳子将他们送下去。就这样重复着,多斯救了一个又一个伤兵,在悬崖下驻扎的,美军大本营的士兵惊呆了,但也开始期待着多斯,可以带自己的战友回来。在短短的12个小时里,多斯三次受伤,一人救下了75名美军士兵,他的壮举受到了所有人的尊敬。在而后发起的进攻中,所有人都不再畏畏缩缩,他们知道,无论如何,多斯会把他们带回来的。美国医疗兵的故事,就这样传递下来,有了医疗兵的存在,更多美国兵,生出勇往直前的勇气,很快就取得了战争的胜利。1945年10月12日,美国总统杜鲁门,为多斯戴上了属于他的荣誉勋章,在整个二战期间,获得如此殊荣的总共有431人,多斯是唯一一个没有杀人就领到荣誉的人。就像杜鲁门对多斯说的:你应该获得他,这比当美国总统更加光荣。多斯带着自己不杀生的信仰,挽救了众人的性命。在现实中,像多斯这样只救人不杀敌的医疗兵较少,更多的是一半魔鬼、一半天使,除了在后方担任救助任务,必要时还能提枪上马,跟敌人拼杀。在塞班岛战役中,美国一名名叫本杰明的医疗兵,正在为伤员做手术,敌军的炮弹就打了过来。为了掩护伤员转移,本杰明孤身引开敌军,当战友们返回寻找本杰明时,他已经牺牲,身边散落着几十具日本士兵的尸体。这样的医疗队,对整支队伍的持续作战能力,起到了关键性的影响。而像美国医疗兵这样,以精神感染队伍的,还有苏联的政委。苏联政委大家从影视剧中了解到的苏联政委,印象大多是跳舞很厉害,事实上,这些看上去弱不禁风的文职政委,在开战时永远冲在最前面。苏军政委这种职位,最早出现在十月革命之后,当时的苏联红军收编了很多,沙俄时期负责国防系统的旧军队。为了严防这些异己分子侵犯普通大众的利益,改造旧部队的恶劣习气,深入贯彻苏维埃政权的政策思想,就创建了政委这个制度。担任政委的人,大多都是长期学习苏维埃政权,红色思想的高级知识分子,他们的见识、体量、战斗精神远远超过普通士兵。因而,他们在队伍中,除了负责监督纠正,更重要的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带头作用。政委制度的设立相当成功,很快,出身沙俄旧军队的官兵身上,曾经的士气涣散、贪生怕死的精神面貌已经一扫而空,真正成为了忠于苏维埃政权的优秀军队。苏德战争爆发前,斯大林将政委一职撤销,更换为军事委员,只听命于部队首长,这样很好地保障了作战命令的贯彻执行。而苏德战争爆发后,为了纠正军队中士气低落的现象,斯大林再次将政委制度换回来。战争期间,苏联政委的工作,不再是单调的纠正军队风气,还被新赋予了惩戒前线官兵的督军重任,第227号命令中,更是直接明确,政委可以对擅自撤离的士兵立即枪毙。像影视剧中苏联政委在后方发号施令,对推诿不前的士兵军官进行查处的情节,就是在这样的权力下衍生出来的。但苏联士兵们奋勇杀敌、不畏生死劲头,可不是畏惧政委枪毙被逼出来的,相反,他们都是受到政委激励,自愿冲锋的。虽然苏联的国土广阔,但我们却无路可退,因为我们的背后,就是祖国。这句话不知感染了多少爱国人士,但你知道吗,它出自一位,参加过卫国战争的苏联政委的口中。按照分工,政委并不是战斗兵员,但战争爆发后,苏联红军冲在最前面的,往往都政委。在反映二战情况的珍贵照片中,有那么一张,表现的就是政委带头冲锋的照片。主人公是苏军第18步兵军,第220步兵团的政委奥列克西·叶廖缅科。他拿着手枪冲在最前面,不断号召大家一起冲锋,但遗憾的是,在记者为他抓拍完这张照片后,他就在战斗中阵亡了。在枪林弹雨中冲锋,本身就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,但苏军的政委们,怀着对法西斯的痛恨和对保卫祖国、保卫社会主义政权的决心向前去。人总是需要榜样的,在战场上,那一位位只留下冲锋背影的政委们,就是广大苏军的榜样。他们的精神大大地振奋了苏军,苏军与入侵者展开了浴血奋战。但这样用鲜血染就的榜样,代价太大了,美军对此十分忌惮,甚至放出消息,抓住苏军政委就算立功,不用押解回营,就地枪毙。因为这样的规定,再加上自己国家的政委,一听到乌拉就直接冲在最前面,所以苏联红军的政委伤亡率都出奇地高,据统计已经达到了85%。为了保护自己家的政委,斯大林曾出台政策,要求苏联的所有政委,都不准佩戴枪支武器。但这样的政策,并不能影响苏军政委,想要干趴德军、获得胜利的急切心情,在没有武器装备的情况下,往往揣着小板凳和菜刀就上了前线。有这样极强战斗力的政委,有他们的身先士卒做精神标杆,加上卓有成效的政治工作,苏联的卫国战争何愁打不赢。接下来,就该说说地球上的作战能力最强、最神秘的兵种,中国的炊事兵。中国炊事兵兵马未动,粮草先行,炊事员在军队中的地位,一目了然,但要说起全世界的炊事员哪家强,中国炊事兵必定榜上有名,毕竟,在紧张的作战场上,还气定神闲地炒糖色的,恐怕只有我们。追溯到古代,历史上有名的将军韩信和薛仁贵,都是火头军出身,到了近代,我国的人民军队中也是将星云集,还流传下来很多故事。据传,当年百团大战的时候,一支受过特种训练的50人日本特种部队,溜进了我军的革命根据地。当时八路军中的炊事员张生旺,和几名炊事兵外出采购,回队途中正好撞上了偷偷摸摸的日军,几人立即与50名日本人展开搏杀,一个名叫张喜的炊事员,还直接将日本的小队长登木给锤死了。而一名名叫庞子龙的炊事员,更是将业余爱好,发展成了专项技能。庞子龙的本职任务,是为在暗处潜藏的狙击手们送饭,与狙击手认识的时间久了,很多狙击枪的使用细节也被庞子龙记了下来。一日,手痒难耐的庞子龙,端起狙击枪试了试手感,结果真的一枪就打倒了敌军,在那个冷枪冷炮的年代,庞子龙一人在3个月内击毙54个联合国军,炊事员变神枪手,一时间在军中传成美谈。更有朝鲜战争中,扁担英雄刘会来与陈代全,用一根扁担俘虏8个美国兵;对印自卫反击战中,三个炊事员与一个战斗班的解放军,将印军241人包了饺子的事迹,都让人惊喜。哪怕来到现代,我军中的炊事班人员,仍然是扫地僧级别的存在。在前几年的朱日和军事演习上,也有红军炊事班战士的英勇事迹。当时的红方军队中的两名炊事班战士,穿过模拟敌军的三道封锁线,给自己的队友送饭。当潜入敌营的时候,一名炊事员提议趁机端掉蓝军的指挥部,但队长却说,还要给自己的侦察兵送饭,赶时间,返回来的时候再端。这么大的口气,需要多大的实力才能支撑。其实,我国的炊事兵能如此彪悍,就是因为我军坚持,既是炊事员也是战斗员,的标准来选拔编成炊事班。在各种演习、实战中,炊事员一般需要背负几十斤重的做饭物资,还要赶得上大部队,对体能的要求相当高,根据我军传统,炊事班的成员需要文能做饭,武能打仗,对战士们的武装技能要求也很高。一个炊事班里,往往混杂着大量荣立战功的老兵骨干,战斗经验丰富,军事训练过硬,在技术兵种里,炊事兵也是那个万能替补。人家除了颠勺炒菜好吃,闲下来参加个军队比试,还能拿个冠军玩玩。文能提笔安天下,武能上马定乾坤,这句话用来形容解放军中的炊事兵,还是很恰当的。时代一直在演变,苏联政委随着苏联解体已经成了历史,美国医疗兵的技能也发达的现代医疗技术代替,只有我们的炊事兵还在不断充盈自己,服务部队,有这些护国柱石,国家安矣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